关铎一挑眉:“看来嘉宜小姐是个行家啊。”
新手大多喝不惯普洱,很多茶人喝到最后就只喜欢喝普洱。
叶嘉宜确实很爱茶。
上辈子她的爷爷奶奶就是个老茶人,家里专门装修了茶室,囤了一屋子的茶叶。她从小跟着喝两口,等到长大了,也喜欢喝茶胜过咖啡。
不过这辈子喝茶不多。就算茶水一入口她就品出了这是十几年的冰岛,也敢不显摆,只笑道:“偶然间喝到,感觉很不错,就喜欢这口味了。”
“我是半点不懂。”赵兴邦道,“以前喝茶也只喝绿茶,没喝过普洱,倒是听人说过,今天可得好好尝尝。”
经理就给两人介绍了这款冰岛普洱的产地和种类,又科普了一下什么样的茶才是好的普洱。
这经理是位女性,名叫周莹,四五十岁的年纪,身上有股岁月沉淀下来的典雅与沉静,还有股书卷气。关铎介绍时说是看着他长大的一个长辈。
周莹说茶的时候引经据典,语调不急不徐,再加上茶香氲氤,水汽袅袅,跟周遭的一切相得益彰。看得叶嘉宜眼睛发亮。
她太喜欢这种氛围了。
不知不觉间,她就问了几个问题。
周莹抬眸朝叶嘉宜温柔一笑:“看来叶小姐是同道中人啊。这些问题,门外汉是问不出来的。叶小姐要是喜欢喝茶,以后常来坐坐。”
“好。”叶嘉宜点头。
周莹也知道几人来此不只是为喝茶,她泡了两泡茶,就十分有分寸地退了出去。
叶嘉宜感慨道:“我也想开茶馆,但是像周姨这样的经理可遇而不可求啊。茶馆如果没有懂行人的打理,是开不了的。”
关铎点头赞同道:“周姨是苏城人,书香门第出身,那十年间受过不少苦。我是千求万求,才求得她来S市帮我。”
他看向叶嘉宜:“我是承了祖上余荫,有这么幢房子,才请了周姨打理这里。我在其他区也开了茶叶店。是茶叶店,不是茶馆。你如果想做,就只开茶叶店即可。”
茶馆,必须有大厅和一间间雅室,供客人喝茶谈事,当然客人喝爽了,也会买一些茶叶带走。
而茶叶店就只卖茶,不提供喝茶谈事的地方,面积小,相对租金压力就小得多。
茶存在店里,就算不开单,亏的就只是铺面租金。而茶存的时间越久价格越高,亏的门面租金在茶叶价值的增长中也就不算什么了。
因此开家茶叶店,只要初始资金够雄厚,能把茶叶买进来存着,就不会亏。开茶馆如果生意不好,租金压力大,是很影响经营者心态的。
担心叶嘉宜不懂其中的道道,他还给她分析了一通。
听了他的分析,赵兴邦都想开家茶叶店了。
叶嘉宜自然知道开茶叶店不是这么简单的。
茶叶这行的水很深。如何买到正宗的好茶,如何保存茶叶,这就有很多讲头。
但初次见面,彼此又没什么交情,人家能给她分析到这程度,已是很够意思了。
她好奇问道:“你为什么劝我开茶叶店?你就不怕多一个竞争对手,抢你生意吗?”
关铎笑道:“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,茶叶需求量越来越大,对偌大的市场而言我这几个店不过是沧海一粟,就算你不做这行,也有别人做。”
“你要是没有开茶叶店的想法,我肯定不劝你;你既有,我以我浅薄的认知,给你分析分析。”
他直视着叶嘉宜的眼眸:“人都说,字如其人。在我看来,文字更能看进人的心灵深处。看叶小姐你的文字就知道你是个十分有主见、有思想深度的人。你要开店,不会因为我劝阻而停止;你要不开,也不会因为我这几句话就萌生想法。”
他笑了起来:“既如此,我为什么不卖你个人情呢?以后你要出版作品,好歹会想着我这个朋友,是不是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