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nbsp;nbsp;nbsp;这都什么事啊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在校长的准许下,花滑队的招聘启示就明目张胆贴在校门上,风吹日晒都没摘下来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到了散学典礼那天,也只勉勉强强凑了七个人,还包括了她自己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不过也有值得高兴的事情,比如校长提到的那名学姐,居然是许久不见的向琴琴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琴琴,感谢你施以援手。”她捧着向琴琴的手欲哭无泪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向琴琴慨叹她的遭遇,搂着安慰:“同门一场,应该的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不过她的功力退化许多,跳跃高度支撑不了任何三周跳,连阿克塞尔一周也豪气地丢了,应该是没有在私下练习过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寒假第一天,叶绍瑶就赶到冰场走马上任,校长在规则允许的前提下,帮她联系了外校,两家都凑不够人,刚好可以组个联队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不过对方真不守约,平白迟到了十分钟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我们要不先练着?”有成员说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除了叶绍瑶和向琴琴,其他几位是组团来的,以前没什么基础,只是听说大众组的比赛不需要门槛,有胳膊有腿就行,在台上丢几分钟面,还能直接拉满下学期的体测成绩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节目的编曲是叶绍瑶早就考虑好的,找编舞老师需要成本,她直接将自己的自由滑节目改成了队列滑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不过有成员担心:“节奏好快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这些快节奏音乐反而是最好掌握节拍的。”向琴琴也是内行,她的解释颇有说服力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上午十一点是商场人最少的时候,冰场门口来了一大队人马,叽叽喳喳像进了闹市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前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,关上闸门不让进,大嗓门男生的回答倒能听得一清二楚:“季林越说这时候是他们俱乐部的包冰时间啊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叶绍瑶了然,原来是另一个校队到了,这该死的缘分,队友居然是结过梁子的实验中学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她走过去,有女生正亮出杀手锏,一米七几的高个,连撒娇都得蹲下半米:“姐姐,真的不可以进吗?”
nbsp;nbsp;nbsp;nbsp;于会敏也很无奈:“你们人太多,会影响冰场的教学秩序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三中的七个人还好说,两校加起来能抵一个连,看起来还是会把场子都拆掉的料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林越在队伍最后,姗姗来迟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季林越,你说怎么办?”有人问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怎么办?换场子呗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叶绍瑶怎么想都觉得亏,要早知道合作对象是季林越,她还能省下好大一笔票钱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人实中自带场子,还是能承办比赛的标准场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两队成功汇合摆驾实中,二十来人塞满了六辆出租车,一路上像婚车开道似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主心骨得做一辆,去往郊区的路上,叶绍瑶还得拉着向琴琴和季林越商量节目的事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没问题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三中的队员都有舞蹈功底,顺动作不是什么难事,但是…“你那边怎么有那么多男生?”
nbsp;nbsp;nbsp;nbsp;这根本不符合叶绍瑶对队列滑人员结构的认知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他们都是组员携带的对象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啊?就一个普普通通的训练,哪里犯得上拖家带口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不对,你们实中居然有这么多人违反校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万事开头难,对于没有滑冰经验的人来说,上冰滑出第一步就是一个挑战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有实中的女生在门边踟蹰了十来分钟,始终扒着门边不肯进,几乎要哭出来:“我就说我有滑冰恐惧症吧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她为什么要报名?”叶绍瑶没眼看,问向旁边的季林越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我们学校没人愿意来,所以校领导强制舞蹈生参加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你也是被强制的吧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季林越眨了眨眼,没回答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都是为了应付差事的可怜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