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nbsp;nbsp;nbsp;少年成名如容翡,今年刚九岁,已多次蝉联少锦赛女单冠军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六岁算不上开蒙的最佳年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家长打算把孩子往哪个方向培养呢?”
nbsp;nbsp;nbsp;nbsp;这反倒把邵女士问住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刚迈过世纪大坎的华夏人民对文凭有极强的崇尚心,清北那纸通知书不知是多少家庭的希冀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作为一名教师,她当然也希望孩子考学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与之相反的,体育运动就是冷门选项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不论全国,只放眼东北,和花滑沾边的人不稀奇,但有名有姓的没几个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小小年纪落下一身伤病,严重的会让正常生活都成问题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我们随便练练,扎实基础就好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那我会倾向于抓步法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花滑技术大致可分为步法、旋转、跳跃三部分,其中,掌握步法是学习后两者的必要条件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跳跃是最难啃的骨头,从半周开始,上不封顶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不过业余选手基本在攻两周跳时就摸到难度阈值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见妈妈出尔反尔,小姑娘当即拦在他们之间:“我要走专业,我要滑女单!”
nbsp;nbsp;nbsp;nbsp;教练说,他们俱乐部滑出个全国冠军,平时也常会在这里训练,是个极有美貌和天分的漂亮姐姐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她的名字也好听,叫容翡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就是那天在冰场中心转圈圈的小公主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她一起势,别人滑什么都不重要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见没人接话,叶绍瑶自顾自拜师:“教练,您以后就是我亲教练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穆百川低头打量堪堪及腰高的小孩,思考她为什么总憋着一股劲儿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难道是热爱?
nbsp;nbsp;nbsp;nbsp;他收徒一向有原则,必须从上冰情况看到发展的潜力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但这小姑娘只咋咋呼呼几句话,说动他倒了原则,当即签下协议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小叶啊,”穆百川用笔帽刮过鼻梁,“你以后就是俱乐部的一员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那我有机会去奥运会吗?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叶绍瑶的想法很简单,不上奥运会的运动生涯没有意义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很难,”穆百川将她抱到腿上,语重心长,“但你既然选择走这条路,就要一直走下去,即使满身是伤,也要昂首挺胸地退场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叶绍瑶点头,她一直记得这句话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即便后来才深知其中含义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……
nbsp;nbsp;nbsp;nbsp;那几年,华夏女单正经历极速变革。
nbsp;nbsp;nbsp;nbsp;长野冬奥会后,国内享有“冰上玉人”美誉的女单运动员阚玉因伤退役,成为华夏女单昙花一现的中兴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此后一个周期,女单后继无人,一时陷入断代的尴尬中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同时,日韩两国异军突起,很涌现了一批世界级女单运动员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华夏女单后备力量不算少,适龄的顶尖人才却极为不足。
nbsp;nbsp;nbsp;nbsp;90年代姑且叫阚玉一人独舞,之后再难出现能打进国际赛前列的运动员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哪怕是她的同门师妹陈鹏丽,也无法较量一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