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nbsp;nbsp;nbsp;他们二人的举动百官都能看到,二人之间的和谐氛围,百官也都能感受得到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大家看着二人,会心一笑,只觉得也共享到了这份和谐的气氛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在一片和谐之中,有一个小小的,阴阳怪气的声音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张说眼睛翻到天上去,换了个强调阴阳道:“不必妄自微薄,实在是过谦了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对他就从来都没有什么好脸子,现在作出一副团结同僚的样子。
nbsp;nbsp;nbsp;nbsp;要是卢怀慎真有什么本事,姚崇才不这么对他呢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卢怀慎该感谢的可不是姚崇,感谢陛下都靠谱一些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姚崇,虚伪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张说声音小小的,众人也不在意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但天幕的声音是大大的。
nbsp;nbsp;nbsp;nbsp;【既然卢怀慎和姚崇从来都没有意见上的分歧,为什么在灭蝗一事上,卢怀慎厉声辞色要反对姚崇呢?】
nbsp;nbsp;nbsp;nbsp;天幕下,姚崇与卢怀慎的手还在交握着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一人眼神感激,一人面色动容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此时听到天幕的话,二人相执的手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好。
nbsp;nbsp;nbsp;nbsp;感激的眼神和动容的神色都变成了尴尬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场面一时间变得微妙起来。
nbsp;nbsp;nbsp;nbsp;卢怀慎觉得应该说些什么来为自己解释,姚崇觉得应该说些什么表示自己的大度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姚公……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卢公……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呀,更尴尬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两人心照不宣,顺势把搭在一起的手放了下来。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姚公先说……”
nbsp;nbsp;nbsp;nbsp;“卢公先说……”
nbsp;nbsp;nbsp;nbsp;第33章(视频)李隆基痛心疾首:宰相背弃我!
nbsp;nbsp;nbsp;nbsp;【卢怀慎之所以在这件事上反对姚崇,和他的佛教思想有关。卢怀慎认为,蝗虫也是生灵,蝗虫的性命也是性命,不可大肆捕杀,否则就是有违天和,会给国家招来灾祸的。这种慈悲论在当时也是十分盛行的。】
nbsp;nbsp;nbsp;nbsp;【也难为卢怀慎反复下了多次决心之后,犹犹豫豫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。毕竟他向来只是一个会说:“姚公说的对”的伴食宰相。】
nbsp;nbsp;nbsp;nbsp;【姚崇的战力稳定输出,他抓住了重点,直接了当地说:“蝗虫的命是命,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?蝗虫是生灵,你不忍心眼睁睁看着蝗虫死掉,所以你忍心看着百姓一个接一个死掉吗?你如果真的怕杀蝗虫会被佛惩罚,那你大可放心,杀蝗是我姚崇做的,与你无关,上天降祸也都是降在我的头上,并不会牵连于你。”】
nbsp;nbsp;nbsp;nbsp;【姚崇这话说得巧妙,先是用人命大于蝗虫之命来推翻卢怀慎的慈悲论,接着用激将法,将自己放在了舍己为人的大无畏角度,卢怀慎如果继续坚持他自己的慈悲论,那便会得一个贪生怕死的名声,高下立见。】
nbsp;nbsp;nbsp;nbsp;【我们之前说了,卢怀慎之所以能坐到宰相的位置上,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处理政务的能力,能帮李隆基排忧解难,而是因为他品性高洁,光站在那里,就是一根标杆,起到了给所有文武百官树立榜样的作用。如果此时卢怀慎继续坚持己见,不顾百姓的性命,心里想的只是能否保全自己,他还会是这个标杆吗?卢怀慎只是没什么能力,但是他并不傻,所以最终他还是闭嘴,不再继续反对姚崇。】
nbsp;nbsp;nbsp;nbsp;[哈哈哈,姚崇他不仅不信鬼神,他还不信佛。]
nbsp;nbsp;nbsp;nbsp;[他真的,我哭死,好坚定的唯物战士。]
nbsp;nbsp;nbsp;nbsp;[卢怀慎这个反抗也没有什么力度。]
nbsp;nbsp;nbsp;nbsp;[再次感叹姚崇的嘴巴真的很厉害。]
nbsp;nbsp;nbsp;nbsp;[信佛可以理解,但是把动物的命放在人命之前就有点离谱了。]
nbsp;nbsp;nbsp;nbsp;[卢怀慎有些分不清主次了。]
nbsp;nbsp;nbsp;nbsp;宣政殿前,卢怀慎看着天幕,再次深感灭蝗一事上,自己出言反对姚公,到底还是做错了。
nbsp;nbsp;nbsp;nbsp;于是他再一次作了长揖:“是我糊涂了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姚崇赶忙又伸手给卢怀慎扶了起来,客套道:“卢公仁慈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他又补充道:“事情已经过去了,如今蝗灾也过去了,卢公不必介怀。”
nbsp;nbsp;nbsp;nbsp;张说将此尽收眼底,又翻了一个白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