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试的内容分三块,一块是基本的算术题,修理工是工科,数学?不行很难走长,不过算数也不难,在赵小甜看来都是千以内的加减乘除,还挺基础的。
一块是作图题,赵小甜提前?将六铧犁搬来,让大家?根据实?物描画其?构造和原理。
最后一块是开放性试题,让大家?说说自己的修理经验,举一个例子就行,实?在不会写,那她也没办法了。
考试约莫半天的时?间,大家?都挺遵守纪律,不过很多人明显水平不够,写了名字后一个字都答不出?来,偏生?还执拗,不肯离开,那抓耳挠腮的模样,赵小甜看了都于心不忍。
陈平磊笑?道:“这题出?的好,不偏不倚,还能找出?来天生?吃这碗饭的人。”
赵小甜略显担忧,“我觉得。。。不太?妙。”
她就没见过几个人在埋头?答题。
陈西华也跟着犯愁,他们文化水平什么样他清楚的很,加在一起还不如他呢,要不然也轮不到他做场长这么多年。
陈平磊倒是不悲观,“以前?啊,穷苦人家?想搏一条通天路,只有走上?独木桥那一个法子,谁会管他们懂不懂手工活,也没人在乎上?位者有没有那种能力?。”
陈平磊说得含蓄,但赵小甜听懂了。
她要选有用的人,宁缺毋滥。
考完后,赵小甜面对一百多份卷子发?了愁。
试卷没有标准答案,全靠她一个人,不吃不喝也要半个月才能看完。
幸好,作为?农业局的局长,陈平磊抽调几个修理厂的高级技术工人帮忙一起批阅卷子。
考试结果实?在惨不忍睹。
知青们算术没问题,后面两个实?践题不能说毫不相关,只能说风马牛不相及。
但也别说,有两个知青让人眼前?一亮。
一个是隔壁胜利公社的男知青,李彦明,还有一个让赵小甜很震惊。
农场知青李晓霜。
这姑娘赵小甜没怎么接触过,但名声?在外,想不知道都不行。
就连不怎么说人闲话的胡晓杰,都说这姑娘心思浮躁,天天打扮的花枝招展,就想嫁男人,攀高枝。
赵小甜确实?见过几次,李晓霜和大队长齐春的儿子齐武打得火热。
这些赵小甜都不关心,目光下移,停留在最后一道题。
李晓霜是为?数不多完整答完题的人。
最后一道题,原则上?是写自己的修理经验和步骤,李晓霜没做过类似的事,但她看过赵小甜修理机器。
坦坦荡荡,她把赵小甜的修理思路复刻下来,中间还夹着自己的总总结和想法。
李文月凑过来,不开心地瘪瘪嘴,“这不是明显投机取巧吗!”
帮忙批改卷子的钱学?东不明所以,在他看来这份卷子十分出?色,堪称第一了。
听过解释后,钱学?东也沉默了,明目张胆参考阅卷人答案的,他还是第一次见到。
朱老六有惜才,也有不解,纠结半晌,实?在给不出?分数,询问赵小甜的意见。
赵小甜看了看她的答卷,直接问:“不考虑这些,她如何?”
朱老六毫不犹豫,“上?等。”
赵小甜微微一笑?,“那还纠结什么,她就是第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