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久,薛公博陷入文字狱风波,亡故狱中。
临终前,劝他不要入朝为官。
噩耗接二连三,就在他为家事焦头烂额之际,他的师父,太极门门主南华真人也驾鹤西去了,留下遗书,立他为太极门的下一任门主。
青松道长收买了黄石道长和红叶道长,篡改了遗书。
唯有刚直不阿的玄阳道长一人,不相信老门主会弃嫡传弟子薛怀远,而选青松道长的儿子,继承衣钵。
经历了几多磨难和纠结,薛怀远终于看明白了自己的心,在等到为亡父翻案后,就卸下了一身的束缚,一人一马,奔向贺兰山去。
贺兰派的人,在武林白道的眼里,都是一帮邪魔外道。
起初,他也在进京路上,目睹这帮人抢劫薛家钱财的行为,想起了师门训诫,对他们没有好印象。真正相处下来,才发现,他们个个率真坦荡,恩怨分明。时常下山,劫富济贫,重点在济贫。
比起所谓正派的道貌岸然,朝堂的尔虞我诈,更显难能可贵。
他向往舒雪榕所在的世界。
那个世界,曾经为他敞开过大门。
他也曾经为了进入那个世界,与舒雪榕正大光明在一起,接受双方师门长辈的祝福,做过多番努力。
但那些,都已经是曾经了。
他低估了正派之伪,人性之恶,差点酿成贺兰派的灭门之祸。
再次来到贺兰山,他是来忏悔和赎罪的。
舒雪榕不想见他,打发了自己新收的小徒儿,赶他下山去。
他不肯离开。
贺兰山的山顶,终年积雪。
他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,盖了间茅草屋,住了下来。
老皇帝为了拉拢江湖势力,想重新启用他,派人来请,被他婉拒。
薛母想念儿子,家书寄了一封又一封,从未回过一封。
正月里,他的妹妹薛遥坐在马车里,带上一锅薛家年夜饭,必不可少的金鳞戏珠煲,长途跋涉,赶来了贺兰山,想用亲情感化他,叫他下山回家,重振薛家门楣。
千载难遇,贺兰山雪崩。
薛怀远的大半个身子埋进了雪堆里,冻成了一座丰碑——
象徵着他潦草的半生,与无望的爱情。
汤煲洒了,薛遥哭了。
《贺兰雪》一书里,薛遥年纪还小,她不能理解,哥哥为什么有官不做,有家不回,有命不要。
到了《青衫隐》里,她就懂了。
下了贺兰山,归家途中,薛遥救了一个雪崩中受伤的老妇,把她抬上了马车,带回了家。
(。)
:||